留意四大風險 打造退休樂齡生活

2025 May 28

人口老化成為國安危機,近期不少人開始及早透過理財打造退休生活,財富管理專家表示,打造退休養老樂齡生活,恐要留意老後通膨、長壽、醫療及少子化四大風險,以及跳過「害怕波動」及「欠缺配置」兩大迷思。

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,未來總人口持續下降,台灣總人口將從2024年的2,340萬人,到2070年下滑至1,497萬人,而在民眾壽命延長,加上少子化影響,也在2025年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,代表著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%。

群益投信指出,隨著年紀增長,有四大老後風險是每個人都須留意,一是通膨風險,長期的物價上漲可能侵蝕購買力,因此在退休規畫上必須考量通膨,以免未來面臨購買力不足的情況;二是長壽風險,隨著醫療發達,以及養生觀念盛行,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因而拉長,若沒有足夠且安全的金流來源,仍可能發生晚年錢不夠用的窘境。

三是醫療風險,同樣也與壽命延長相關,年紀越大醫療費用也可能日漸增加,且一些新型態的藥物或療法未必有納入保險給付範圍;四是少子化風險,過往年老後或許還能依靠子女奉養作為經濟來源之一,但在婚育思維改變、生育率走低之下,退休計畫更須由自己掌握。

群益投信認為,退休理財建議及早執行,透過時間複利威力放大投資效果,對於退休資產的累積相當有助益,在執行方面,除了依照自身的年齡階段或風險偏好挑選合適的產品,投資機制的運用也同樣重要,一般而言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是為簡單的投資方式,不用猜進場時間點,也具風險分散、平均成本的好處。

台新投信強調,在全球連動關係日趨緊密的現代,投資市場的干擾因素變得更多更複雜,尤其川普關稅戰更導致股市波動愈來愈劇烈,許多投資人因害怕市場波動而拒絕再投資,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,在市場下跌時退出投資市場,反而會錯失最佳投資時點,造成跌價損失再也無法拉回來的悲劇;投資人若要克服心理恐懼,並且破除「害怕波動」及「欠缺配置」的二大投資迷思,最好的投資策略即是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50525700174-430401   工商時報  巫其倫



免費諮詢服務
您可以加入下方的社交平台了解更多
2025 Jun 17
房市買氣寒冬、又有央行管制讓銀行順勢收傘,今年第1季六都房貸建數年減36.3%,其中台南市大減52%最劇烈,平均核貸成數則以台北市僅68.6%最差。專家直言,只要政府緊縮態度不變,下半年市場很難樂觀。
2025 May 28
中央銀行公布本國5大銀行包括台灣銀行、合庫銀行、土地銀行、華南銀行及第一銀行4月新承做購屋貸款627.3億元,為今年次低水準,亦較3月大減192.79億元,新增購屋貸款利率也升至2.282%、創逾16年新高。央行表示,整體房市交易量下滑、房價漲幅收斂,已見降溫跡象。
2025 May 28
房市自去年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逐漸冷卻,加上川普的關稅政策,國內外經濟局勢不穩定為市場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,衝擊買賣雙方的信心。信義房屋北投捷運店經理張育綸表示,房市目前主要受影響的還是投資族群居多,交易熱度雖不若過往,但也出現議價空間,自住需求的用戶不妨趁此時機多看房,遇到心儀的物件多議價,有機會能以不錯的價格入手。